2020-04-23 20:47:51 郑州人事考试网 //zhengzhou.huatu.com/ 文章来源:
【导读】华图郑州人事考试网同步发布: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郑州华图微信公众号(huatuzz) 。
【导读】
华图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国考、省考考试中,人文历史常识这一部分的复习,对于好多考生而言,范围太广,内容太多,往往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备考中除了系统学习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积累。今天就我国古代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选官制度给大家进行一个归纳整理,希望能够在后期的学习中帮助到大家。
1.原始社会:“禅让制”,选贤任能。尧禅让给舜,顺禅让给禹。
2.夏、商、周:“世卿世禄制”,王位世袭制的特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3.秦朝:商鞅变法中提出: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有军功就有爵位。
4.两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自下而上推选人才,初期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官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5.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后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6.隋唐: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隋文帝时期开始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开始了科举制。
唐朝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完善后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主要是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察儒家经典学说的记诵能力。进士考察策问、经史、杂文。策问主要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经史:经史子集。杂文后面专考世赋,所以这也是唐诗繁荣的一个原因。相比较而言,考取进士有难度,所以进士是高官的必经途径。
7.明朝:科举制发展到了顶峰,采用八股取士。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童试通过——秀才;
乡试通过——举人;举人中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通过——贡生;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通过——进士;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鼎甲或前三甲。
如果乡试、会试、殿试都中第一名,称之为连中三元。
以上是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快讯信息敬请关注郑州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admin)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之时政小测验
下一篇:有趣的中国城市别称
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