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20:47:51 郑州人事考试网 //zhengzhou.huatu.com/ 文章来源:
【导读】华图郑州人事考试网同步发布:过不完的年,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郑州华图微信公众号(huatuzz) 。
【导读】
华图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过不完的年》,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元宵节的相关知识,看看这个过不完的年到底有哪些常识。大家在后期复习中也可以以生活中的知识作为积累。
一、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的先声。这一节日在西汉逐渐受到重视。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正月十五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二、元宵节的别称
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
三、元宵节的习俗
闹元宵,正月十五的活动莫过于一个“闹”字,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不同,我们截取其中几个简单进行阐述。
1.看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起源自汉武帝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在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每年正月十五还会举办酥油花灯节,场面非常壮观。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而谜语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所以,虽然谜语很早就有了,但是元宵节灯谜真正是从宋朝开始的。
3.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四、舌尖上的元宵
根据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 “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然而元宵和汤圆依旧存在不同。汤圆制作方法以“包”为主,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团圆。其馅也是有荤有素。元宵制作以“滚”为主,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萝内滚,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其馅为素的固体甜馅料。
以上是过不完的年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快讯信息敬请关注郑州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admin)上一篇:三国人物之最
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试题演练
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